走進格林美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12月28日在深圳注冊成立,2010年1月登陸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企業板,股票代碼 002340 ,總股本41.49億股,凈資產98.78億元,年銷售138億元以上,在冊員工5000余人。
查看詳細2025年1月22日,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格林美”或“公司”)董事長許開華教授與印度尼西亞Universitas Nahdlatul Ulama Yogyakarta(以下簡稱“UNU Yogyakarta”)校長Widya Priyahita Pudjibudojo在中國湖北省荊門市格林美產業園共同簽署“關于推進高等教育合作”諒解備忘錄(MOU)。荊門市人民政府市長陳家偉、印尼駐中國大使館文教參贊Yudil Chatim、伊斯蘭教士聯合會(UNU)中央委員會董事會代表Fahmy Akbar Idries先生、格林美集團相關領導等中印尼領導與嘉賓見證本次歷史性簽約。此次合作旨在促進中國企業與印尼大學在教育教學、文化融合、科學研究、產業應用、社區服務、ESG價值、人才發展等領域的合作,尤其是將中國在印尼的科技文化交流擴展到伊斯蘭民族,讓中國的科教服務印尼,進一步推動中國印尼科技文化交流與合作向深度和廣度發展。
▲ Widya校長(前排左中)走進格林美中印尼聯合培養工程碩士班
▲ 格林美&UNU Yogyakarta關于推進高等教育諒解備忘錄(MOU)簽約儀式
許開華董事長指出,本次合作是格林美積極響應國家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號召,弘揚萬隆會議團結合作精神,將中印尼的科技文化交流根植于印尼當地,促進印度尼西亞教育的發展與繁榮,創造中國印尼科技文化合作與交流的亮點模式。
許開華董事長引用習近平主席的講話“中國印尼是好朋友,中印尼友好之輪始終破浪向前”,他表示,格林美在印尼鎳資源領域的產業發展全球矚目,在格林美取得成就的同時,應該利用好自身在冶金與材料領域的世界領先技術和世界一流的研發平臺優勢,幫助“朋友”發展冶金技術、培養高級人才。
許開華董事長稱,UNU Yogyakarta是一所優秀的伊斯蘭民族大學,建有冶金與材料學科,以為印尼的礦業開發培養高級人才為目標。格林美將良好促進UNU Yogyakarta冶金與材料學科的發展與壯大,并為UNU Yogyakarta建設先進的科研設施,迅速把印尼冶金技術、新能源材料與綠色技術等領域的研究水平提升到世界先進水平行列。同時,格林美還在UNU Yogyakarta設立獎學金,并為UNU Yogyakarta學生提供實踐平臺和就業機會,批量培養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為“2045黃金印尼愿景”的實現提供源源不斷的澎湃動力。
▲ 格林美集團董事長許開華教授在簽約儀式上致辭
Widya校長表示,十分榮幸與感謝能夠同格林美簽署這份諒解備忘錄,這是格林美與UNU Yogyakarta共同致力于推動教育創新的伙伴關系的見證,也反映了中國印尼之間在推動高等教育研究方面強有力的雙邊關系,象征著兩國攜手共同追求繁榮與可持續發展的力量與潛力。
▲ UNU Yogyakarta校長Widya Priyahita Pudjibudojo在簽約儀式上致辭
Yudil參贊在致辭中說,2024年中國印尼慶祝了雙邊建立戰略伙伴關系11周年,也恰逢一帶一路倡議11周年,中國印尼的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已成功的從潛力轉化為具體且互利的合作。Yudil參贊表示,2024年格林美已在萬隆理工大學(ITB)主導建設了世界級的新能源材料與冶金工程技術聯合研究實驗室,非常感謝許開華教授與印尼分享科學和技術,造福印尼。參贊稱,中國是最無私地與印尼進行科技合作的國家,許開華教授在科技融合、教育合作方面的卓越貢獻在印尼的科教領域享有盛譽,幫助印尼學生接觸到更多的科技與職業教育資源,他代表印尼駐華大使Djauhari Oratmangun閣下對許開華教授致以最真切的問候。
▲ 印尼駐中國大使館文教參贊Yudil Chatim先生在簽約儀式上致辭
經過5年努力,格林美在印尼建成世界領先的鎳資源與下游產業鏈高技術園區,鎳資源的產能達到15萬金屬噸,位居全球前3名。強大的鎳資源優勢讓公司與韓國產業鏈、東南亞產業鏈、歐洲產業鏈緊密相連,并成功打開歐美市場通道。2024年8月28日,格林美在萬隆理工大學投資的中國—印尼新能源材料與冶金工程技術聯合研究實驗室投入運行,成為“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在海外建設的第一個聯合研究實驗室。該實驗室首期投資3000萬美元,配備300余套來自日本、美國和德國等國家的世界一流研究實驗設備與檢測儀器,形成了“探索性研究—小型實驗研究—半工業實驗研究”的三級創新研發體系,能有效完成各種礦產資源提取、新能源材料合成、資源循環利用、環境治理的全產業鏈關鍵技術研究,具備培養高水平碩士與博士研究生的條件與能力,推動印尼在冶金和材料方面的研究進入世界一流水平行列,成為印尼的國家創新與高技術人才培養基地,是與雅萬高鐵齊名的世界領先技術項目,成為弘揚萬隆“互利互惠”精神的載體。公司領先的關鍵礦產冶煉技術與世界一流的研發平臺,彰顯了與印尼本土高校合作的卓越條件。
從2024年8月28日運行到1月20日,中印尼聯合研究實驗室接待了來自印尼、中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意大利、馬來西亞等8個國家代表團參觀33次,人數合計560人次。格林美倡議并推行的“中國技術造福印尼模式”日趨成熟,在萬隆會議70周年之際,格林美繼續發揚“平等互惠”的萬隆精神,以中印尼聯合研究實驗室成功之經驗,為本次中企走進印尼最龐大的民族群體奠定了堅實的科技文化合作基礎。
▲ 2025年1月6日,Widya校長一行蒞臨GEM-ITB-CSU中印尼聯合研究實驗室參觀調研
本次合作,也是踐行公司“產業、科技、文化融合發展,與印尼共成長”的投資理念,將為公司把與淡水河谷印尼公司共同投資的鎳資源濕法冶金項目建設成世界第一個零碳綠色鎳資源產業園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起到互相成就的作用。
印尼作為鎳、錫、銅等金屬資源豐富的國家,正在推動資源升級轉型,迫切需要大量的礦業工程開發高級人才。格林美憑借自身在城市礦山開采與新能源材料制造領域的豐富經驗和領先技術,將有力推動印尼實現能源轉型和綠色冶金產業的快速發展,助力印尼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本次教育合作是跨宗教、跨文化的積極嘗試,格林美作為中國企業與印尼的伊斯蘭大學攜手,體現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對于先進科技與產業升級的共同追求。此次合作有助于進一步增進中印尼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與深度互信,促進印尼主流文化與中國先進科技的和諧共生,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