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格林美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12月28日在深圳注冊成立,2010年1月登陸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企業板,股票代碼 002340 ,總股本41.49億股,凈資產98.78億元,年銷售138億元以上,在冊員工5000余人。
查看詳細改變從廢材到材料的盈利模式后,格林美的多元格局初具規模并發揮效力。
8月22日,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002340,SZ)對外發布公告透露,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32.86億元,同比增幅45.7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7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0.22%。
“在當前有色金屬尚未回暖的情況下,格林美的成績相對同行較為突出。”一位行業研究員指出,企業主營結構已調整,業務的多元化規避了此前公司產品單一以來有色金屬行業的風險。
早在幾年前,格林美董事長許開華就對外表達轉型意愿,其確定的公司轉型方向是:要走把廢料變成材料再加工成器件制品的增量過程,其當時解釋,此前的把廢料變材料屬于減量,是靠補貼賺錢,而增量則是靠價值提升賺錢。
這種轉型戰略確定后,格林美開始在全國范圍內跑馬圈地,“擴充傳統電子廢棄物等領域產能的同時,還通過并購延長產業鏈條,”上述研究員指出,通過多起收購,公司在動力電池正極材料產業鏈上延伸,已完成“原料回收—前驅體制造—三元材料制造”的動力電池正極材料核心產業鏈,公司借此形成更具成長空間的新盈利點。
從轉型效果來看,目前,公司已具備三大業務板塊,這些板塊也已開始齊頭并進。公司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格林美總毛利4.53億元,其中鈷鎳鎢板塊營業收入為5.50億元,同比增幅11.94%,該板塊給公司貢獻毛利為8361.34萬元。電池材料板塊則是今年上半年業績貢獻的主力,期內營收已達8.23億元,同比增加18.09%,而其貢獻毛利高達1.86億元;傳統的電子廢棄物板塊營收則為9.81億元,同比增幅21.88%,貢獻毛利1.83億元。
今年上半年,格林美拿下遠東福斯特新能源有限公司、天津市捷威動力工業有限公司等共計12億元的動力電池材料訂單。電池材料的毛利增幅還高于公司其他業務板塊。期內毛利率為22.65%,同比增長6.28%,此前毛利最高的電子廢棄物毛利率雖達23.18%,但已呈下滑態勢,期內降幅達4.09%。
“電池材料的營收幾乎與傳統的電子廢棄物各占半壁江山,成為公司新的贏利點,且其后發優勢明顯。”一位行業研究員指出,這意味著公司基本從一個傳統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企業,轉型為一家新型再生能源綜合性企業。
而電池材料的應用市場還有望繼續擴大。
中汽協數據統計顯示,2016年1-7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21.5萬輛,同比增幅高達119.8%,與之匹配的電池材料市場也在同步擴容,將給相關從業企業新的市場空間。
除了新業務外,格林美還在傳統業務上拓展,對電子廢棄物板塊進行垂直整合。公司先后將河南格林美、山西洪洋及內蒙古新創的部分股權轉讓給江西格林美,將公司中原、西南、西北地區的電子廢棄物業務進行垂直管理。此外,格林美還將其持有的凱力克51%股權轉讓給荊門格林美,以構成“原料—前驅體—三元材料”的垂直產業鏈。
長江證券行業研究員葛軍在其最新研報中指出,格林美全力擴張“原料回收-前驅體制造-三元材料制造”閉環動力電池中上游產業鏈,目前已打造2.5萬噸多元前驅體、1.5 萬噸正極材料產線。其中,公司依托優勢的再生資源化學體系,公司對于三元關鍵原材料的布局日趨完備。在前驅體方面,公司也正新增5000 噸動力NCA 前驅體、1 萬噸動力三元前驅體產能,公司將具備近2.5萬噸的多元前驅體產能,以及萬噸級四氧化三鈷產能。而在正極材料領域,公司的5000噸到1萬噸再到1.5萬噸的擴產路線圖已正式鋪開。
葛軍還表示,今年上半年,格林美的電池材料板塊、鈷鎳鎢板塊以及電子廢棄物板塊的產銷釋放支撐公司收入及利潤增長。伴隨當前鈷價觸底反彈,預計下半年公司鈷產品線將環比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