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格林美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12月28日在深圳注冊成立,2010年1月登陸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企業板,股票代碼 002340 ,總股本41.49億股,凈資產98.78億元,年銷售138億元以上,在冊員工5000余人。
查看詳細來源:湖北日報
回放
2013年7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格林美武漢電子廢棄物循環產業園。在詳細了解各種廢棄物的回收量、收集辦法、自主專利技術后,他高興地說,把垃圾資源化,化腐朽為神奇,是一門藝術,你們要再接再厲。
“總書記視察湖北3年多來,公司發生了巨大變化。”近日,記者回訪格林美,該公司董事長許開華高興地拿出一份財務報表。
2013年,公司實現產值40.8億元,2016年達92億元,翻了一倍多;
2013年,公司營收約35億元,2016年超過78億元,翻了一倍多;
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近17億元,同比增長37.4%,凈利潤同比增長54.48%,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3年再造一個格林美,該公司用行動實踐著總書記囑托,一直在擼起袖子加油干。
建造世界最大三元動力電池材料基地
力爭3年新增120億元產值
走進荊門格林美基地,三元動力電池材料的生產大樓格外醒目。
在二樓,是一條專門為三星公司
供貨的電池材料生產線。2萬平方米的車間內,只有兩三名工人在操作設備,自動化程度非常高。
三元,是指鎳鈷錳三種元素,經過加工處理,變成新能源汽車鋰電池的生產材料——晶核。
在實驗室,微觀狀呈球形的三元材料被進一步放大,一塊塊呈條狀、塊狀的晶核出現在電腦屏幕上,十分清晰。“材料由微晶組裝而成,這是放大了2萬倍的樣子,否則肉眼無法看清。”許開華介紹,一塊晶核的尺寸只有50-100納米,公司進口了一臺技術全球領先的檢測設備,分析其性能。目前,該設備在我國行業內僅2臺。
據悉,格林美每年從電子廢棄物中提取鎳鈷錳等數千噸,隨著三元動力電池材料技術的成熟,公司于2015年進軍該領域。
2016年,該公司投資10億元,在荊門、武漢、無錫等生產基地,建成產能達4萬噸的三元動力電池材料生產線,實現產值40億元。
“我們實現了從廢物再生利用到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重大突破,產業全面提檔升級。”許開華介紹,新產品供不應求,現有生產線已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公司決定再投資27.3億元,新建產能10萬噸的生產線,力爭3年新增產值120億元。目前,新工廠已在荊門破土動工。
新生產線一旦投產,格林美將成為全球最大的三元動力電池材料生產基地。
讓中國綠色發展模式走進“一帶一路”
構建五大循環產業鏈
去年12月,為貫徹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格林美公司與南非大夸祖魯-納塔爾省貿易投資委簽署協議,建設中非循環經濟產業園。這是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上成立的第一個循環經濟產業園。
該項目投資金額約1.12億美元,占地39萬平方米,以南非資源和全球資源為基礎,建立年15萬噸電子廢棄物綠色處理與循環利用、年5萬輛報廢汽車的綠色處理與循環利用等四大核心產業鏈。“格林美要將中國的循環技術推廣到全世界,造福世界人民。”許開華表示,2013年,公司在全國只有4個產業園區,經過3年努力,園區已擴大到16個,構建起了從資源回收到技術開發、再到資源化利用的五大循環產業鏈發展體系。
以報廢汽車綜合利用產業鏈為例,公司在荊門、武漢、天津、江西、河南建成5個世界一流的報廢汽車處理中心,年處理能力達到30萬輛以上。同時聯合三井公司,在武漢建成世界領先的報廢汽車零部件再制造基地。
從4個園區擴大到16個園區,從湖北走向世界,牢記習總書記囑托,格林美正加速奔跑在“實施百億循環工程、打造千億綠色產業”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