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格林美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12月28日在深圳注冊成立,2010年1月登陸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企業板,股票代碼 002340 ,總股本41.49億股,凈資產98.78億元,年銷售138億元以上,在冊員工5000余人。
查看詳細
時間:2019-3-11
出處:富豐財經
鏈接: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hare?pageType=1&isBdboxFrom=1&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8858135568340013278%22%2C%22sourceFrom%22%3A%22bjh%22%7D
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不僅興起實業難做的感嘆,更沒落了匠心精神。都說社會太浮躁,什么行業火遍都擠破頭向往里面沖。而在不知名的角落,總有著用匠心筑夢創造奇跡的人。所以,今天我們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一位用破銅爛鐵創造200億奇跡的人。
破銅爛鐵也能創造驚天財富
前有張茵回收廢紙鑄就造紙行業世界第一,現有回收電子垃圾創造200億公司市值的教授。沒錯,今天我們要介紹的人就是個收垃圾的,這個人就是格林美公司的董事長許開華。
科技的進步,盡管帶領經濟快速蓬勃發展,但是卻創造了各種環境問題。無數的電子垃圾涌現在城市的各個地方,而這正待解決。都說,資源是多面的,這句話一點都不假。根據去年聯合國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的電子垃圾共達到4850萬噸,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概念?迄今為止,人類制造的全部商用飛機重量總和。
也許在別人看來,這些電子垃圾的唯一作用就是污染環境。但是在許開華看來,這是一筆驚天的財富。中國是電子類產品消耗大國,電子垃圾的制造速度無與倫比。中國每年要淘汰的電腦超過一億臺、電視4000萬臺、空調2000萬臺、冰箱1000萬臺。就說2017年,我國就生產出720萬噸的電子垃圾,占全球的15%。
而許開華卻從這個這些電子垃圾中發現了商機。正是通過自己“資源有限,循環無限”的理念,許開華創造了200億市值的格林美,而這一切都源于電子垃圾。
從大學教授到回收電子垃圾
許開華是中南大學的一名教授。2000年,因為院方同東京大學進行短期合作研究,于是,許開華在山本研究室認識了著名教授山本良一。身為博士的山本良一對于地球環境有著極其特殊的想法,他認為,地球是有承載極限的。當環境被污染到一定程度,地球上的一切人類、動物、植物都將難逃一死。
許開華被山本良一的觀念深深吸引,與此同時,他接觸到了日本的冶金行業。學習冶金出身的許開華發現,日本的冶金業一直都致力于資源循環利用。經過一番了解,許開華知道,對電池進行回收可以減少重金屬的污染,而電池的再利用,則可以減少原礦開采。
許開華認識到,國內對電子垃圾的回收利用,根本無人問津。這將是中國即將興起的一大綠色產業。2001年,格林美公司正式成立。由于是綠色產業,深圳政府和區政府為了支持格林美開發綠色循環技術,向許開華和他背后的研發團隊提供了200萬元的創業資金和2500平米的別墅作為研發基地。正是這筆錢,不僅讓格林美發展起來,更讓格林美獲得了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4年的一個清晨,許開華教授帶著自己剛獲獎的科研創新成果來到荊門。沒有人想到,此次由廢電池回收開始的創業,在日后演變成中國綠色循環產業神話的序幕。
“城市礦山”鑄就的商業神話
從教授到回收電子垃圾,這對許開華是一個挑戰,而他卻因此拉開了格林美在中國乃至世界的神話。盡管許開華是從回收舊電池開始的,但是格林美不僅僅這么簡單,畢竟電子垃圾不僅僅局限于電池。電子廢棄物、報廢汽車、新能源材料再造、動力電池再造,格林美在日漸發展中構建出了從電子垃圾回收、環保處理和資源再生、低碳產品生產的完善體系。
而這,也僅僅是個開始。2010年,格林美在深交所正式登陸,它也成為中國“城市礦山”第一股、中國鈷行業第一股、中國再生資源第一股。借助資本市場,格林美從IPO之前的小基地,成長為覆蓋全國的16個循環基地。現在,格林美在中國共有6家子公司。
這些公司在全國的20多個城市中建立了15000多個廢舊電池回收點與1000多家電子垃圾回收超市,覆蓋人群及面積分別為1000萬人和10萬公頃。其回收的電子垃圾占總量的15%以上,報廢線路板的處理量占總量的20%以上,再造動力電池鈷鎳原料占總量的30%以上。
現在的格林美不僅僅是世界最大的鈷金屬提煉基地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鎳金屬回收利用基地和最大的超細鈷粉制造基地。而去年其三元前驅體材料的出貨量位居行業世界第一。而這都要謝謝現任格林美的董事長許開華,正是他的匠心,鍛造出中國的綠色循環產業。
總有人說,實業拼不過互聯網,但是我覺得只有獨具匠心的科技才能讓中國發展的更快更好。也許馬云的阿里巴巴很厲害,但是我覺得,許開華和他的格林美更厲害。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想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