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格林美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12月28日在深圳注冊成立,2010年1月登陸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企業板,股票代碼 002340 ,總股本41.49億股,凈資產98.78億元,年銷售138億元以上,在冊員工5000余人。
查看詳細
時間:2019-4-4
出處:每日經濟新聞
鏈接:http://m.nbd.com.cn/articles/2019-04-01/1316455.html?amp;amp;isappinstalled=0&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文/李明
3月29日晚間,格林美(002340,SZ)發布2018年度財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8.7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了31.26億元,同比增長29.07%;利潤總額9.0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4.0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7.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9.66%;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9.85億元,同比增加322.21%。
得益于在動力電池材料的較早布局,格林美迎來了高速發展的黃金時代。報告期內,電池材料與電池原料業務板塊實現營業收入為79.6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了43.97%,貢獻毛利額17.53億元;同時,鈷鎳鎢粉末與硬質合金業務板塊實現營業收入29.7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5.39%,貢獻毛利額6.24億元。
搶占先機就是搶占市場。格林美早在2010年就開始布局電池材料產業,截至2018年,格林美已是世界領先的三元電池前驅體制造企業,年產能約8萬噸,占全球市場的20%以上。報告期內,格林美電池材料與電池原料業務板塊實現營業收入為79.6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了43.97%,已越總營收額的一半。
用格林美創始人許開華教授的話來說:“要開發最好的技術,生產質量最好的產品,賣給世界最牛的客戶”。
事實證明,格林美做到了。多年來格林美不僅在研發上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及財力,而且用過硬的產品質量贏得了口碑,獲得了一批知名企業的信賴,建立了穩固的常態化合作關系。目前格林美擁有CATL、ATL、三星SDI、優美科、ECOPRO、山特維克、美國肯納金屬、寧波容百、中國五礦等全球知名客戶群體和戰略新興產業優勢客戶,全面參與全球核心產業鏈分與合作,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平臺。在積極實施產業戰略創新升級與質量優先戰略之下,格林美新能源材料業務產能全面釋放,核心產品已占領世界主流市場地位,
三元動力電池材料的制造與動力電池回收未來將大有可為。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年底,全球新能源汽車總銷量突破550萬輛,其中我國占比超過53%。2018年,中國汽車市場在連續增長28年后迎來首次同比下滑,但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勢頭,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到了127萬輛和125.6萬輛,同比增長分別為59.9%和61.7%。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測: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預計銷量將達到160萬輛,同比增長30%左右。我國不僅成為名副其實的新能源汽車大國,而且在新能源汽車發展中走在了全球市場的前列。
格林美作為我國動力電池材料供應及動力電池回收的龍頭企業,積極的政策引導及行業的快速發展給格林美新能源材料產業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在未來新能源汽車高速增長勢頭持續及電動汽車報廢回收時間節點的來臨,格林美將可預見的步入更高質量的快速發展時代。
格林美以電子廢舊物回收起家,并深刻理解“變廢為寶”的循環理念。多年來已然從一個廢物回收再利用的粗放型普通企業,衍變為以電池新材料研發與生產能與同行形成絕對競爭優勢、并在國際行業內有一定話語權的科創型企業。
廢物循環產業方面,格林美是國內率先提出“資源有限、循環無限”產業理念的公司,積極倡導開采“城市礦山”,從攻克廢舊電池回收技術開始,到攻克電子廢棄物綠色處理世界難題、到攻克報廢汽車整體資源化回收技術難題、到攻關動力電池材料的三元“核”技術,突破性解決了我國在廢舊電池、電子廢棄物與報廢汽車等典型廢棄資源綠色處理與循環利用的關鍵技術,成為世界技術領先的廢物循環企業。
2018年12月,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與全資子公司荊門格林美主導完成的“電子廢棄物綠色循環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這是繼2010年“廢棄鈷鎳材料的循環再造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應用”項目奪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九年后,格林美第二次榮獲此獎項。
格林美在電池材料產業的發展方面已是雄心勃勃,近年來積極布局海外,并與國際知名企業強強聯手,締造強大的競爭壁壘。為了滿足未來三元前驅體材料對鎳資源的戰略需求,格林美2018年與青山實業、CATL控股的邦普循環、IMIP、日本阪和興業簽署了《關于建設印尼紅土鎳礦生產電池級鎳化學品(硫酸鎳晶體)(5萬噸鎳/年)項目的合資協議》,攜手共建印尼鎳資源生產電池原料產業園,綁定資源與核心市場。公司與青山實業、CATL的合作,將實施資源、市場與技術大聯合,打通上游鎳資源與下游市場,實現“資源+技術+市場”的巨變效應,進一步夯實公司“城市礦山+新能源材料”核心產業戰略。該項目以紅土鎳礦為原料,采用自主研發的紅土鎳礦選礦技術、獨具特色的紅土鎳礦加壓冶煉技術,先進的硫酸鎳晶體的精煉制備技術,更大程度提高了鎳資源的利用。通過該項目的實施,構建了持久的鎳資源的源動力。鎳產能的低制造成本,成為推動格林美高鎳材料業績增長的澎湃動力。
截止到3月29日收盤,格林美股價相比2018年度末上漲了約23.81%,資本市場給予的信心與期待,也是對格林美鍛造標桿級科創企業所付出努力的肯定回應。
格林美董事長許開華教授曾公開表示說:“核心的技術,最好的質量,頂端的客戶及市場,才能支持格林美的高質量發展”!但隨著企業客戶數量的逐漸增多與老客戶提出產品未來將不斷增量的現狀,格林美電池材料板塊的產能能否滿足市場的需求,已然亟需解決。除了技術、人力、質量的支持和保障外,擴大產能也離不開資本的助力。
據格林美公開的資料測算,目前格林美前驅體的產能基本被CATL、ECOPRO、容百新能源等大客戶的長單鎖定,高鎳產能嚴重不夠。以ECOPRO為例,到2021年需要每年4萬噸,2022年更是需要6萬噸的產量供應。從格林美3月29日晚間同時披露的《2019年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以下簡稱”預案“)來看,保障產能提升、促進更高質量的發展、去杠桿、優化產業結構將逐步落到實處。
預案顯示: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計劃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30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的募集資金凈額將用于:(1)綠色拆解循環再造車用動力電池包項目;(2)3萬噸/年三元動力電池材料前驅體生產項目;(3)動力電池三元正極材料項目(年產5萬噸動力三元材料前驅體原料及2萬噸三元正極材料);(4)補充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流動資金項目。
從公開資料梳理來看,本次非公開定增募集資金除補充流動資金外,主要用于動力電池包循環再造的項目建設、三元動力電池產業鏈項目建設保障前驅體產能供應的提升以及福安青美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建設使用。
通過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完成及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實施后,格林美三元電池前驅體及三元正極材料的產能將迅速擴大,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梯級利用能力顯著提升,將更有利于增強格林美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對于補足了產能供應,優化了產業結構后的格林美來說;未來已是充滿期待,格林美正在譜寫精彩。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信息披露內容以公司公告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