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格林美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12月28日在深圳注冊成立,2010年1月登陸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企業板,股票代碼 002340 ,總股本41.49億股,凈資產98.78億元,年銷售138億元以上,在冊員工5000余人。
查看詳細來源:證券時報網
鏈接:https://h5.stcn.com/pages/detail/detail?id=883897&jump_type=reported_info
日期:2023-06-06
證券時報記者 胡華雄
中國開采城市礦山第一股;
動力電池用三元前驅體材料出貨量居全球市場前二;
3C數碼電池用四氧化三鈷出貨量居全球市場前三;
公司回收處理退役動力電池與電子廢棄物各占中國總量的10%以上……
上述一連串閃亮的數字,來自一家世界新能源行業的核心供應商與中國循環經濟領軍企業——格林美。
近年來,這家深市上市企業憑借自身努力和資本市場的助力,自2010年登陸深交所以來,年度營收增長近80倍,凈利潤增長超過20倍,體現出強大的成長性和創新性。
全球綠色低碳產業的先進企業五大競爭優勢突出
格林美由創始人許開華教授基于綠色生態制造(G—Green E—Eco M—Manufacture)的理想在深圳設立,先后于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002340)和瑞士證券交易所上市,總股本51.36億股,凈資產184.84億元,年產值300余億元,員工總數10,000余人。
資料顯示,格林美為全球綠色低碳產業的先進企業,在新能源領域和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領域實力強勁。
格林美董秘潘驊向記者表示,在新能源領域,公司制造動力電池用三元前驅體、三元正極材料與3C數碼電池用四氧化三鈷材料,是世界新能源供應鏈的頭部企業,公司動力電池用三元前驅體材料出貨量居全球市場前二(8系及9系超高鎳三元前驅體材料出貨量居全球市場前第一),占世界市場的15%以上,裝配了世界三元電池新能源汽車的15%,良好服務世界新能源汽車從“綠色到綠色”;3C數碼電池用四氧化三鈷出貨量居全球市場前三,占世界市場的20%以上。
在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領域,潘驊表示,公司回收處理廢舊動力電池、電子廢棄物、報廢汽車、廢塑料與鎳鈷鋰鎢戰略資源,主要再制造鎳鈷鋰鎢、金銀鉑鈀稀缺資源、超細鈷鎳鎢粉末材料與改性塑料,公司回收處理退役動力電池與電子廢棄物各占中國總量的10%以上,回收的鎳資源占中國原鎳開采量的13%,回收利用的鈷資源超過中國原鈷開采量的340%,回收的鎢資源占中國原鎢開采量的6%;公司生產的超細鈷粉位居世界行業市場第一,占據世界硬質合金市場的50%以上,全球60%以上的硬質合金工廠使用了公司循環再造的超細鈷粉。
據格林美方面介紹,公司具有五個方面的競爭優勢。
一是科技創新與人才優勢,公司近年對研發保持較高投入力度,2017年—2022年,研發投入占當期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的比例分別為59.84%、81.59%、90.84%、149.72%、107.91%、113.94%。當前研發人員超過1,560名;二是循環產業鏈優勢,解決了中國在廢舊電池、鋰鈷鎳鎢廢料、電子廢棄物與報廢汽車等典型廢棄資源綠色處理與循環利用的關鍵技術裝備難點;三是鈷鎳戰略原料保障優勢;四是產品質量與頂端市場鏈優勢;五是智能化、綠色化、安環化的管理優勢。
總的來看,格林美主營業務不僅與國家發展戰略同頻共振,而且契合全球綠色發展的大趨勢與“碳達峰碳中和”主頻道,展示了極大的市場空間與廣闊的產業前景。
深市平臺助力公司做大做強
資料顯示,格林美于2010年1月22日成功登陸深交所上市,成為中國開采城市礦山第一股。
在深交所的支持下,公司于2022年7月28日作為中國第一批綠色企業在瑞交所成功發行GDR并上市。
上市十多年來,格林美通過IPO、非公開發行和GDR,共募集資金近130億元。從2010年至今,格林美從市值50億元增加到350億元,實現跨越式發展。
格林美自身的努力和資本市場的助力產生共振,助力企業不斷發展壯大。通過借助中國以及全球資本市場的力量,公司營收和利潤規模不斷增長,產生了良好的企業效益和社會效益。
財務數據顯示,格林美營業收入由上市前的3.68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293.92億元,增長近80倍;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由上市前的0.57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12.96億元,增長超過20倍;凈資產由上市前的2.83億元增加至2022年的184.84億元,增長超過60倍。
深市平臺推動公司成為世界新能源行業的核心供應商與中國循環經濟領軍企業,為中國以及全球經濟的發展貢獻力量。同時,公司高度重視同全球上下游展開ESG價值鏈合作,通過讓世界循環起來,為全球新能源和減排二氧化碳服務,創建全球綠色低碳產業的先進企業,為全球投資者創造綠色價值。
面對綠色經濟良好的發展前景,格林美方面也展現出宏大的抱負和社會責任感。
公司董秘潘驊對記者表示,公司將堅守“新能源材料制造+城市礦山開采”的雙軌驅動的產業戰略,通過發展新能源材料與開采城市礦山來強力服務世界經濟復蘇,服務全球碳減排與碳中和,努力遏制溫室效應,創建世界綠色低碳發展的領袖級企業,做綠色發展的擔當者、低碳時代的領航者、新能源產業的核心者、全球經濟復蘇的推動者,為格拉斯哥氣候協議、世界綠色發展與復蘇做出中國企業的貢獻。
潘驊表示,2023-2026年,在新能源材料業務領域,公司將實施“3+2”發展戰略,夯實“原料體系、前驅體與四氧化三鈷”等3大核心業務的全球核心地位,跑步發展鈉電材料、固態鋰電正極材料2大新興業務;在開采城市礦山業務領域,公司將實施 “3+1”發展戰略,做強做精“動力再生、格林循環、綠鎢資源”等 3 個城市礦山開采業務,積極發展報廢汽車回收這1個城市礦山開采業務。至2026年,公司三元前驅體產能計劃達到50萬噸,四氧化三鈷產能達到30,000噸,動力電池回收規模達到30萬噸以上,印尼鎳資源項目產能計劃達到15萬金噸鎳/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