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格林美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12月28日在深圳注冊成立,2010年1月登陸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企業板,股票代碼 002340 ,總股本41.49億股,凈資產98.78億元,年銷售138億元以上,在冊員工5000余人。
查看詳細
來源:高工鋰電
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u2YqaW0v7iXuk_TZtJJBEQ
日期:2024-01-26
摘要
“綠色”已成為格林美近幾年來戰略發展的關鍵詞。
格林美全球綠色供應鏈管理再添新篇。
1月24日,公司與英美資源集團新加坡分公司簽署了《加強鎳產品及動力電池材料加工技術研發等合作諒解備忘錄》,雙方將在全球ESG價值框架下,就負責任生產、采購鎳和其他電池產品有關的環境、社會和治理、技術倡議和業務發展解決方案等方面進行合作。
不久前的1月11日,格林美與蘭鈞新能源同樣就綠色發展方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構建動力電池的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體系,形成全球一流的動力電池綠色回收利用典范模式,共同滿足全球新能源綠色管理的要求。
在全球碳中和趨勢之下,“綠色”已成為格林美近幾年來的關鍵詞,與企業戰略發展息息相關。
一方面,在新周期里三元前驅體整體產能過剩、企業盈利承壓的背景下,出海是格林美尋求高利潤的重要抓手。
格林美早在2016年就已開啟出海腳步,并先后在韓國、印尼建立了電池回收廠、鎳資源廠和前驅體廠。
其中,印尼為格林美全球布局的重要一環,格林美聯合邦普循環(CATL 旗下企業)、IMIP、日本阪和興業、韓國 ECOPRO合資在印尼設計了全球首個紅土鎳資源公司,是全球第一例由中國企業自主設計自主運行的成功案例。
產能上,據格林美披露,2023年在印尼青美邦鎳資源項目全年實現出貨2.7萬余噸金屬鎳的MHP,產能釋放率超過 100%;并正在投建印尼第一條年產3萬噸高鎳動力電池三元前驅體材料項目,將于2024年4月投入運行。
在《新電池法案》和IRA法案的影響下,鋰電企業如何破除貿易壁壘、適應海外供應鏈本土化生產要求是出海的關鍵所在。格林美“先進+綠色+文化”融合的經營理念將為其順利出海、建立全球布局保駕護航。
另一方面,動力電池回收業務為格林美第二增長曲線。在鈷、鎳等資源未完全開發且價格波動不定的背景下,動力電池回收市場具備明顯的經濟價值。
據悉,格林美2023年全年回收拆解的動力電池達到2.7萬噸以上,同比增長50%以上;碳酸鋰回收產能擴容達到 1萬噸/年,鋰回收率超過95%。
截至目前,格林美不斷深入與車企的回收合作,已與奔馳、CATL合作布局電池與材料回收;與EVE、歐洲車廠合作鎳鈷資源定向回收;還在2023年11月,牽手廣汽集團在全球范圍內共同構建新能源全生命周期價值鏈,推行全球范圍的電池護照實現電池溯源。
市場布局上,格林美計劃歐洲匈牙利進行動力電池回收布局,預計到2025年建設50000噸回收規模。
此番格林美先后與蘭鈞新能源、英美資源集團簽署協議、聯手合作,無疑會加強格林美在動力電池回收領域的市場競爭力,推動其海外項目ESG體系建設及供應鏈完善,順應綠色增長的全球未來發展的時代潮流。